抖音、小红书流量下滑?企业如何做自媒体

2025-05-19
当前,抖音与小红书已成为企业品牌推广与用户触达的核心阵地。然而,随着平台用户基数趋于饱和,新账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流量竞争日益白热化。企业普遍面临“流量获取难、用户留存低”的困境,如何在红海市场中突围,成为品牌方亟待解决的难题。本文将从流量分配逻辑、内容创新策略、技术赋能手段及广告投放策略四大维度,为企业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。

一、流量困境的本质:供需失衡与算法规则的双重挤压

流量分配的“零和博弈”

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采用“去中心化+算法推荐”的流量分配机制。当用户总量增速放缓(如抖音日活用户增长趋于平稳),而新账号数量激增时,流量池被无限切割。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3年小红书企业号数量同比增长120%,但平台日均活跃用户增速仅为8%,供需失衡导致单个账号的曝光机会大幅缩水。

算法规则的“马太效应”

平台算法倾向于将流量向头部账号倾斜。以抖音为例,完播率、互动率、内容原创度等指标共同构成账号权重。中小企业若缺乏内容创新与运营经验,极易陷入“低播放-低互动-低推荐”的恶性循环。

用户注意力的碎片化迁移

用户日均刷短视频时长虽持续增加,但注意力被分散至更多细分领域。例如,小红书上“户外露营”“宠物经济”等垂直赛道流量激增,而泛娱乐内容流量被稀释。企业若仍依赖传统内容形式,难以触达目标用户。

二、内容破局:从“同质化竞争”到“差异化突围”

用户洞察:精准定位需求缺口

企业需通过数据工具(如新抖、千瓜数据)分析用户画像与内容偏好。例如,某美妆品牌发现小红书用户对“成分党”内容需求激增,便推出“实验室测评”系列视频,播放量提升300%。核心策略包括:

痛点挖掘:通过评论区高频词、搜索热词定位用户需求(如“敏感肌适用”“平价替代”)。
场景化内容:将产品融入用户真实生活场景(如职场穿搭、母婴育儿),增强代入感。
情感共鸣:打造“品牌故事+用户证言”内容,提升信任感。
内容创新:从“流量密码”到“价值输出”
形式升级:抖音上“剧情+产品植入”模式已趋饱和,企业可尝试“知识科普+产品测评”(如美妆品牌拆解成分表)、“互动挑战+品牌露出”(如食品品牌发起“创意吃法大赛”)。
垂直深耕:小红书用户对专业内容需求旺盛,企业可打造“行业专家”人设。例如,母婴品牌推出“育儿知识+产品推荐”专栏,粉丝留存率提升45%。
UGC联动:发起用户共创活动(如抖音话题挑战赛),通过用户生成内容(UGC)扩大传播半径。
出圈策略:跨界联动与热点借势
跨界IP合作:如餐饮品牌与热门动漫IP联名,在抖音发起“二次元主题店打卡”活动,单条视频播放量破千万。
热点快速响应:建立热点监测机制,24小时内产出关联内容。例如,某运动品牌在冬奥会期间推出“冠军同款装备”短视频,播放量超500万。

三、技术赋能:数据驱动与工具提效

数据驱动的内容优化

A/B测试:对同一产品制作多个版本视频(如不同风格封面、文案),通过抖音“创作者服务中心”或小红书“蒲公英平台”测试数据,选择最优方案。
关键词布局:在标题、标签、评论区高频植入长尾关键词(如“敏感肌防晒霜推荐”“职场新人穿搭技巧”),提升搜索曝光。
工具提效:自动化与智能化
内容生产工具:使用剪映(抖音)、Canva(小红书)等模板化工具快速生成标准化内容,降低创作门槛。
私域运营工具:通过企业号后台的粉丝画像、互动分析功能,精准推送个性化内容。例如,某家居品牌根据用户地域标签推送本地化促销信息,转化率提升20%。

技术防限流

规避算法雷区:避免搬运、硬广等违规行为,定期自查账号权重(如抖音“账号检测”功能)。
矩阵化布局:通过主账号+子账号(如区域账号、垂类账号)扩大覆盖面,同时避免内容同质化导致账号间流量竞争。

提升帐号活跃度

账号活跃度对抖音和小红书至关重要。从平台逻辑看,算法会隐性奖励活跃账号,抖音流量池晋级依赖持续互动数据,断更易致权重下降;
小红书活跃账号在搜索排名中更具优势,且更易获流量扶持。
火美研发的“自媒体营销系统”,正是奔着这一痛点而来,它可以代替人工批量活跃帐号。

四、广告投放:精准触达与ROI最大化

官方广告工具的选择

抖音:DOU+(加热工具)适合单条视频爆发,Feed流(信息流广告)适合品牌曝光,巨量千川(电商广告)适合带货转化。
小红书:聚光平台(信息流+搜索广告)可定向用户兴趣标签,蒲公英平台(达人合作)适合种草营销。

投放策略优化

预算分配:采用“小额多频”测试策略,初期以单条视频500-1000元预算测试不同定向条件(如年龄、地域、兴趣),根据数据反馈调整投放。
OCPM智能出价:利用平台算法自动优化出价,确保广告展示给高转化意愿用户。例如,某服装品牌通过OCPM投放,将加购成本降低30%。
落地页优化:广告链接至高转化率的商品页或专题页,避免跳转至低效页面。例如,某食品品牌将广告链接至“限时折扣”页面,转化率提升50%。
长效经营:广告与内容的协同
种草-拔草闭环:在小红书发布种草笔记后,通过抖音直播承接流量,实现从内容种草到电商转化的无缝衔接。
私域沉淀:通过广告引导用户关注企业号,后续通过私信、社群运营提升复购率。

五、案例:某美妆品牌的破局实践

内容创新:推出“成分实验室”系列短视频,邀请皮肤科医生解读产品成分,单条视频播放量破百万,粉丝增长20%。
技术赋能:通过抖音巨量千川投放,结合用户画像定向推送,广告ROI达1:5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私域运营:将广告流量引导至企业微信社群,通过专属优惠券、会员日活动提升复购率,社群用户月均消费额提升40%。

结语

在抖音、小红书流量红利消退的背景下,企业需摒弃“唯流量论”,转向“内容质量+技术赋能+精准投放”的复合策略。通过深度洞察用户需求、打造差异化内容、善用技术工具与广告投放,企业可在红海市场中构建品牌护城河,实现从“流量获取”到“用户留存”的跨越。未来,唯有持续创新与精细化运营,方能在竞争激烈的自媒体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。